2017-4-17 来源:中国经济网
银监会网站消息,近日,银监会发布《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以进一步指导银行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相关工作,尤其是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,加大支持力度。
《指导意见》强调,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“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”的任务要求,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点开展以下工作:一是深入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。二是多种渠道盘活信贷资源,加快处置不良资产。三是因地因城施策,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健发展。四是积极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。五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,加强服务收费管理。六是持续提升“三农”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。七是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战略,满足重点领域金融需求。八是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支持振兴实体经济。九是深入推进消费金融和支持社会领域企业发展。十是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。
记者发现,《指导意见》提出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拓展消费金融业务,积极满足居民在大宗耐用消费品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、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。要积极创新有利于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社会领域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,探索股权、收益权、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合规财产权利质押融资,促进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。
《指导意见》要求银行业在改革创新方面重点做到:一是要继续完善和加强公司治理,充分认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对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意义,自觉按照回归本源、专注主业、下沉重心的原则,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方向。二是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机制改革,形成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,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、可得性和满意度,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三是积极稳妥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流程,稳妥有序推进投贷联动试点,积极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信息科技手段。四是进一步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作用,突出开发性和政策性主业,发挥各自优势,淡化规模类、增长类、盈利类考核指标。五是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。包括有序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工作,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、金融租赁公司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、汽车金融公司和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,推动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管理制度等。